【二十四节气】-“莫道浮云终蔽日,严冬过后绽春雷”-立春的习俗
发布时间:Feb 2, 2019 | 作者:桂阳县文化馆
“莫道浮云终蔽日,严冬过后绽春雷”,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。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“立春”。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而且还是一个民俗节日。
立春有“咬春”之俗,即吃春饼。除此之外,还有吃“春卷”、“春盘”等习俗。
“莫道浮云终蔽日,严冬过后绽春雷”,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。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“立春”。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而且还是一个民俗节日。
在古代社会,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。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觉”,预示着春耕大忙季节在即。
“立春”风俗活动有:
打春:《燕京岁时记》中有所记载:“打春即立春,在正月者居多,立春先一日,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。立春日,礼部呈进春山宝座,顺天府呈进春牛图,礼毕回署,引春牛而击之,曰打春。是日,富家多食春饼,妇女多买萝卜食之,曰咬春。谓可以却春困也。”
祭神:据《礼记·月令篇》记载:周代,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、诸侯大夫至东郊迎春,并祭太皓、芒神,祈求农业丰收。当时祭祀的句芒神即是春神。句芒亦称芒神,是主管农事之神。在远古时期,最早在立春日祭祀者除礼官外,均为农人。
鞭打春牛:《周礼·月令》中的“出土牛以送寒意”可能是最早的记述。此俗在以农耕为主的地区普遍流传,唐宋时代已成为了定式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就有了很详细的记载。因鞭打春牛有祭祀含义,在山东等地曾有把土牛打碎,人们争抢土牛土的习俗,谓之抢春。
吃“春盘”:立春日的风味食品也体现着春天的含义,有春饼、春卷和春盘。民众用萝卜、芹菜装盘,互相赠送,还有以菜制春饼装盆互馈,叫做送春盘。苏东坡诗云“青蒿黄韭试春盘”,说明北宋仍有这习俗。“春盘”也叫“五辛盘”,是古人在立春之日以蔬菜、水果、饼饵盛于盘中馈赠亲友的习俗。晋代《风土记》中说:“元日造五辛盘”,“五辛所以发五脏气,即蒜、小蒜、韭菜、芸苔、胡荽是也”。
“宜春”帖: 有些人家,立春这天,用红纸大字书“宜春”二字,贴在门楣上,叫宜春帖。唐王维诗句云:“宝字贴宜春”。也可以写两句吉语,如今年立春我以红纸浓墨书:“壬午宜春,春色宜人,人寿年丰”十二言宜春帖子
- 上一篇: 湖南入境游为何强劲崛起
- 下一篇: “锦绣潇湘 文明旅游 安全出行”湖南旅游志愿者在行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