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中国梦·文化进万家“湘剧家园”周周演活动
1.进入演出场所必须佩戴口罩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等安排。
2.不迟到、不早退、有事请假,服从场地安排安排。
3.讲究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,爱护公共设施。
弘扬戏曲文化,传承经典剧目。“湘剧”是湖南多声腔的地方大戏剧种,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它是自明初嘉靖年间,由引进的昆腔和弋(yi)阳腔,融合了本地民间音乐,发展成的集昆腔、高腔、弹腔及杂曲小调等多声腔剧种。桂阳湘剧通过数百年的艺术实践,不断融入地方音乐元素,使它具有了雅俗共赏、一戏多腔的艺术表演形式。
4月14日晚,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在演出剧场开展“我们的中国梦”——文化进万家“湘剧家园”周周演湘剧专场演出活动。
演出剧目:
1、湘剧弹腔《武家坡》
《武家坡》取自于《红鬃烈马》中的一折。讲述了出身高贵门第的妻子王宝钏独居破瓦寒窑18年,在困顿中写下血书,托鸿雁寄往西凉。薛平贵得信,告别代战公主,急返长安,在武家坡前遇见王宝钏。夫妻分离18年,容颜难辨,不敢贸然相认。薛平贵借问路试探宝钏,王宝钏清贫艰苦,坚守贞节,逃回寒窑。薛平贵赶至窑前,细说缘由,赔诉前情,夫妻相认的故事。
2、湘剧弹腔《打猎》
《打猎》一折讲述了李三娘为避兄嫂对夫刘智远的诬害,送夫离家投军。李三娘在家受尽兄嫂的欺凌,并在磨房产下一子,邻居杜义将孩子送到并州,交付刘智远抚养。十六年后,李三娘冒风雪井台汲水,巧遇儿子刘承佑打猎,于是托刘承佑送书信给刘智远,刘智远看到信后,火速赶到磨房与李三娘相会。刘承佑领兵报仇,一家同往并州团聚。